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2023-04-24 575
分享到: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李海群

一、了解有效课堂教学的起源

有效课堂教学(effective teaching in classroom)最初起源于20世纪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受实用主义教学影响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谓的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教学的效益不在于教师而在于学生。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效益高低的唯一标准。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二、认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学有所获,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做到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列举很多,但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习,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习,会不会学习。

三、如何实施课堂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是在激情中展开的。只有具有激情的教师,才能让课堂多情善感起来,只有充满情感交流的课堂,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学生。我深切地感受到,有效的课堂必须是情感的课堂,必须是师生情感相互感染、碰撞的课堂。教师充满亲和力的微笑,幽默风趣的语言,清晰激昂的声音,流畅欢快的语调,必定能带动大部分学生的情绪。有效的课堂也是在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每一过程所产生的,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环节,充分发挥教师在每一教学环节的指导作用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由于课型不同,不同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不同,因此,每一节课的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及时间分配就不可能完全相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实在每一节课。

下面就小学英语教学中五个基本课堂教学环节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组织教学。组织教学是顺利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的保证,目的是让学生为新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用一些手段安定学生的情绪,如唱英语歌曲,做一些小游戏,值日报告或则表扬课前准备工作做好的学生和小组,交代本课的教学任务和要求等,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课堂上来如:1.连珠炮似的提问(Question bombardment)

这种提问要求教师要快速地口头提问,并要求学生也要迅速做出反应。例如:

Who's on duty today?

What's  your name, please?

How old are you?

What grade/ class/ row are you in?

What's your number?

Who's your English/ Chinese teacher?

Where's your chair/ book/ pen…?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your group?

How many groups are there in your Class?

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week/ month?

How many weeks/ months are there in a year?

这种无准备的提问复习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真实地运用英语的能力。当然老师所提的问题不应超越学生所学的范围。

连锁操练 (Chain drill)。这种操练可以由教师先开始,先向学生A发问,学生A回答完问题后接着向学生B提问,B回答完问题再问学生C,以此类推等。

小学生年龄小,活拨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要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组织教学的工作就更为主要。组织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开始几分钟的事情,它还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组织学生安静地,专心地进行学习,要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高昂的情绪。为此,教师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有序的安排,使学生在一环扣一环的活动中没有空隙时间走神。

(二)复习检查

在讲解新课之前,教师有必要对前一课或新近所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复习,检查。复习的作用:是“温故知新”,督促学生课后学习,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为进行新课做摸底工作,弥补前面教学中的漏洞或则不足,以旧引新,逐步导入新课。复习的内容不外乎日常交际用语、语音、词汇、简单的语法与语法句型、四会掌握的一般句式及所学的语言材料。

复习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多样。如朗诵,背诵,自由对话,复述,回答,听写,造句等,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形式将知识再现。复习的内容要光而精,复习的时间不易过长。另外,在复习中还要注意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的练习题,用以增强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复习检查中还可以用竞赛记分方法,将平时成绩入册,让学生对复习检查这一环节起着足够的重视。

(三)讲授新课

小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他们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示范并模仿教师的发音和动作以及自身操练来理解知识的。这一环节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新的知识;

2.使学生初步运用新的材料.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要从已知引出未知.新知识的讲授要尽可能借助直观教具,情节,表情,手势等手段进行表演。

四、巩固练习

这个环节的任务是通过反复的操练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言语技能,也就是将语言知识的学习逐步转变为言语技能的应用,它是课堂教学的最好体现.

教师在这一步骤中的作用应是监督(Supervisor或者Inspector)、监听(Listener)和裁判(Referee)。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实践,逐步减少对学生的控制,让他们试着独立地运用语言于实际交际之中。在学生练习时,教师在班上四处走动巡视,辅导,仔细听他们练习,观察情况并适时地给予必要的帮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语言。同时也是检查前面几步教学活动的效果,一旦发现疏漏便及时加以弥补或调整。

  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进行练习:

1.控制性练习(Controlled practice)

2.指导性或半控制性练习(Guided or Semi-controlled practice)

(1)替换词对话(Substitution dialogues);

(2)情景对话(Situational dialogues);

(3)问答练习(Ask and answer)。

3.不加控制的或自由的练习(Uncontrolled或Free practice)

另外还有扮演角色(Role play),做游戏的练习等都是很好的运用语言的练习。这些练习也都很有趣,学生也愿意做。

五、布置作业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情况,在下课前几分钟对作业的要求进行简单的交代.作业的内容,形式,作业量都应在备课中考虑好.根据我国目前小学教学任务的状况,课上可多做口头练习,课下则可做一些笔头或则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口头作业. 但要讲清楚要求及方法,使学生明白怎么做,使他们心中有数,愿意做,并能顺利地、独立地完成作业,从而产生一种成功感。不要使学生感到为难,形成思想负担。更不要把本应在课内完成的练习留给学生课外做,从而增加他们的负担。所以教师在这一环节时要特别注意:

1.教师要给学生必要的指导或则提示,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

2.教师布置作业要讲究质量,控制数量.

3.作业要因人而宜,教师可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安排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

4.加强辅导.

总之,一堂有效的教学课堂,需要一环扣一环要求老师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人性化的教学环境,这样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孩子身心,情感的健康发展. 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也是教师们应该追求的最终目标.

参考书目:

《小学英语教学法》  张莺 傅丽萍 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学术交流资料》《小学英语教学组织》

《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 赵伶俐主编(1996)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曾被《中国教师导刊》杂志刊用 获一等奖 编号:ZG3.20/115)

作者单位: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618000